1987年12月18日,我國成功研制出第一部完全國產化機器人——冶鋼1號機器人。當時的北京鋼鐵學院科研人員經過4年努力,實現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,填補了我國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方面的技術空白。經過近30年的發展,我國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,已經形成了從事機器人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工程應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產業集群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4年,中國蟬聯世界頭號工業機器人市場桂冠,機器人在中國的銷量增加了56%,達到5.7萬臺。雖然我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已從“跟跑者”成長為“并行者”,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。
如今,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,機器人產業被寄予厚望。 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,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表示,中國將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納入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。近年來,政策、資金及許多資源都在迅速向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傾斜。
新時期痛點,如何從大到強
“從機器人大國到機器人強國,聚焦核心零部件研發是關鍵”。與會代表、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總工程師李萬隆介紹,控制器是機器人的大腦,主要用來發布和傳遞動作指令。現代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的開放性要求高,要求其能在不同的平臺之間移植,能與其他應用系統交互。固高科技依托多年在運動控制方面的經驗積累,專注提供核心控制技術平臺,開放式通用機器人控制器就是重要研發成果之一。